计世网

新一代数据库来了
作者:宋辰 | 来源:计算机世界
2021-10-13
“今天,TiDB 的迭代速度如此之快,是因为我们听到了远方的鼓声。”

 

要说2021年最火爆的行业,当属新能源汽车。从相关上市公司股票市值不断创新高就可见一斑,资本总是嗅觉最敏感的那一撮。表面上看,新能源汽车是从燃油车时代到电动车时代的变革,而其本事其实是一个新的超大移动终端(汽车)交互方式的变革。

新一代的汽车在大屏的可视化交互、强劲动力、自动驾驶、自我管理等众多创新功能,都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资源扩展能力、自动伸缩、可管理、自服务,新一代云数据库也在发正着与汽车行业同频的“体验式变革”。

“体验式变革”的数据库

如果将数据库的发展史归纳为两条曲线,第一条曲线是从 1970 年开始的“经典数据库”,可以说,经典数据库支撑了整个信息化时代,他们在企业的各种应用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到了互联网时代,数据高速增长,数字化进程加速,硬件技术的革新和软件技术的创新,都极大地推动了数据库技术的变革。2020 年是两条曲线的分水岭之年,从这一年开始,"开源,简化,融合"成为新的技术潮流,新一代云数据库逐步走到舞台的中央。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2030 年的时候我们会开什么样的汽车?我们会使用什么样的数据库?两者在体验上以及演进方向上面其实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更强大,更智能,更省心,更重要的是也更有乐趣。”PingCAP 创始人兼 CEO 刘奇在“PingCAP DevCon 2021”上说,这是由 PingCAP 主办的年度顶级数据技术盛会,本届DevCon 以“开放 x 连接 x 预见”为主题。

“让运维工程师睡个好觉”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根据Gartner 的观点,企业中85% 的大数据项目都失败了。导致失败率高居不下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业务的高速增长,数据库通常来不及扩容,没有办法跟随业务的脚步。

第二,投资巨大的项目有许多没有办法及时转化数据的价值。今天并不是缺乏数据,而是数据本身和数据的价值存在巨大的鸿沟。 如今,实时交易处理、实时反馈、实时汇聚、实时洞察,成为全场景数字化必备,秒级的数据分析和反馈都有可能带来数千万的收入或损失。

“这些挑战也导致很多企业都沉积了蜘蛛网一样复杂的技术栈,从而进一步导致了数据时效性变差,导致数据的变现变得更加困难。”而这正是促使刘奇他们创业的初衷———希望做一个更好用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以让数据对业务的支持更简单更方便,运维工程师也可以减轻压力,甚至可以让他们睡个好觉。

光初心是不够的,数据库这么复杂的产品,不是光靠几个工程师的奇思妙想就可以完成的,更多的时候是靠大家在真实场景的打磨和开发者持续的贡献。

追逐“开源”

刘奇认为,2020 年是数据库的分水岭之年,“开源、简化、融合”成为新的技术潮流,新一代云数据库逐渐成为企业应用的主流。

“6年前我们开发 TiDB 的时候,遇到很多的怀疑,很多的不认可。”回忆起创业之初,刘奇也是五味杂陈,“起初,我们为了升级扩容而睡不着觉;等到产品终于开发出来了,我们兴奋地找用户,却发现找不着用户,紧接着就是因为找不着用户睡不着觉。我们能够坚持下来,就是因为有第一批用户勇于尝鲜、积极尝试——当时还非常稚嫩的 TiDB、没有经过太多考验的 TiDB、缺少用户案例的 TiDB 。”

TiDB 是 PingCAP 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开源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六年迭代五大版本,在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用性等方面不断提升,规模化 OLTP 和实时 HTAP 成为 TiDB 的核心竞争力。今年 4 月 TiDB 发布针对企业级的里程碑 5.0 版本,目前已经应用在数十家大型企业的生产环境。

“今天大家能看到 TiDB 的迭代速度如此之快,是因为我们听到了远方的鼓声。”刘奇说。

如今,PingCAP 创立的开源项目在GitHub 上已经超过了41600 个 star,有超过 1400 多位贡献者。PingCAP 在 CNCF2019-2020 年,贡献度排名中位列中国企业第一,全球排名第六。

其实PingCAP 的开源项目早已经不局限于 TiDB,开源项目 TiKV 键值数据库和 Chaos Mesh云原生混沌测试平台也先后进入到了 CNCF 基金会进行孵化。

TiKV 作为 TiDB 的存储引擎,同时也作为一个独立的分布式键值数据库,于2020 年 9 月在 CNCF 毕业,作为一个毕业项目,TiKV 已经成功服务于像京东、美团、知乎等众多知名企业。

再来看看另一个项目 Chaos Mesh ,2020年成功地进入到 CNCF 沙箱项目,获得包括腾讯、微众银行、小鹏汽车、七牛云、字节跳动等用户的积极采用,成为云原生环境下故障演练的必备工具之一。   

当谈到对数据库终极形态的幻想,PingCAP 联合创始人兼 CTO 黄东旭表示:“数据库未来可能会随着可插拔性、 调度能力、云原生等技术的发展, 作为独立软件的形态将会消失,将以一种数据平台服务的形式存在。”

 

责任编辑: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