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世网

“造梦”的华为,把城市建成“桃花源”
作者:宋辰 周星如(实习) | 来源:计世网
2018-12-05
“我们认为城市本身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创造,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信息化等相关技术更多产业化应用,城市必然会发展成为具有生命力的智能体。”张延德表示。

 

“城市智能体是城市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互映射、协同交互的融合系统,可以实现城市全要素数字化、城市运行实时状态可视化、城市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是未来城市的新形态、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11月18日,在2018亚太智慧城市发展论坛上,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发表的题为《城市智能体,构筑数字中国基石》的主题演讲中提到。

这是“城市智能体”概念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但实际上,这个概念华为已经构思了整整三年。

2016年,华为架构了“一云、二网、三平台”。

2017年,华为打造了城市神经系统。

城市智能体,就是华为呈上的最新答卷。

解构城市智能体

在主题演讲中,蔡英华将城市智能体解构为三个关键词,即“城市”、“智能”、“体”。简单理解就是城市要素、技术手段与统筹城市规划的有机统一。

城市智能体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城市的信息化基础。华为给出了三个技术维度上的方案:

1、物理城市的数字化。

2、构建城市统一的数字平台。

3、用AI赋能。

在华为的城市架构中,华为云是载体,AI是引擎。有基于IOT的技术能力打造的物联网感知层,也有基于华为云构建的基础设施层和行业使能层。它们融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数字平台,实现了从数据产生到数据传输、数据治理、数据应用的完整闭环。而AI与城市场景的深度融合,将使城市的运行更为智慧。

在城市的整体架构上,有云、大、物、智、移等技术为城市提供 “智慧”保障;有专业合作伙伴帮助生态圈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华为的工作,就是做好自己的“黑土地”。统筹好技术架构和业务架构,做好物联网、数据、融合通信、GIS、视频五个方面,打牢城市的“底座”。

有了新技术的应用来打造好数字化平台,有了生态圈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整体业务应用,城市就有了“生命”,也就更为智慧:生活更便利、管理效率提升、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现今,华为已经有了一个数字使能平台,“五个统筹、三类使能” 也进行的热火朝天,连成本较高的AI赋能,随着昇腾310芯片的发布,也逐步落于现实。

智慧城市,“一城一策”

中国的城市众多,每个城市的发展与规划千差万别,这就势必对智慧城市的建设造成了阻碍。华为把这个问题理解为共性与个性。

智慧城市建设最大的共性就是在于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整个数字化底座。虽有差异,但是每个城市的智慧业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数字化平台(数据平台、基础性平台、业务应用管理平台等)和底层计算架构都会是一样的。这是智慧城市的共性,也是华为最为擅长的领域。30年来,领先的ICT基础设施是华为立足之本,如今,它也是华为对智慧城市数字化底座建设的底气。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华为恪守着业务边界,只做最擅长的ICT基础设施。但是华为并非孤军奋斗,华为的智慧城市生态圈有30多家业界一流的合作伙伴。华为携手这些合作伙伴,根据城市的基因和需求部署了丰富多彩的业务,让一座座智慧城市具有了个性。

面对一些老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诉求,华为也有自己完善的构思。华为EBG中国区智慧城市总裁张延德告诉记者:“老城市最为诟病的是烟囱装的ICT基础设施,或者数据孤岛的问题,但是它具有非常核心的资产——数据。在进行数据清理和融合后就会产生很高的价值,也就能解读出这座城市的定位与诉求,从而制定整个城市的发展战略。”

向未来前行

未来,华为将通过三方面促进城市的演进和城市的建设。一是如何通过更新的技术的应用来打造高效和成本更低的数字化平台,并且通过数字化平台来实现传统各个厅局委办集中建设,节省资金,满足整个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二是继续做好整体生态战略,和业界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更加适合每个城市基于共性的个性化业务,满足城市整体管理的诉求;三是AI赋能城市,这是在数字孪生的基础上做数字增强。

“我们认为城市本身是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创造,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信息化等相关技术更多产业化应用,城市必然会发展成为具有生命力的智能体。”张延德表示。

有了华为云平台,众多的中小公司还可以进行自己的开发,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小公司被吸引进来,这个城市的生态圈也会随之变得越来越完善。

这是华为和合作伙伴们所期待的未来。

大到交通、教育、医疗,小到每个茶杯、每个停车位,都可以被赋予数字化连接。

百姓安居乐业、政府协调管理、城市的诉求得到满足。

为了这份未来,即便知道这条路上布满荆棘,华为也愿携手生态伙伴不断前行。

责任编辑:周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