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世网

技术不到家,盲目“智能”只是“无能”
作者:牟致桦 | 来源:红网
2019-01-08
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时间的洗礼,在失败中走向成功,智能产品亦是如此,不会在一开始就做到“无懈可击”。

 

前不久,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次智能门锁的风险监测。涉及实体店及网络电商平台采集的38个品牌、40款型号的智能门锁产品,结果显示:40个样品中,有6个批次被特斯拉线圈即所谓的“小黑盒”打开了,占比达15%;28%指纹识别开锁智能门锁存在风险隐患;80%移动应用远程控制门锁存在信息安全问题;人脸识别开锁的高端智能门锁不符合率100%。(1月7日 央视财经)

智能门锁风险监测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近些年,科技水平飞速发展,小到智能开关,大到智能汽车,各种“黑科技”让人眼花缭乱,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推着人们向前进,仿佛身边没有几件“智能物件”就要被这个时代淘汰。正因如此,各类智能产品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而起,盲目地研发、过早地上市、夸大地介绍,却不曾考虑其技术是否真的达到智能的标准。

盲目地追求“智能”,也许换来的只是“无能”。不可否认,各类智能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体验,而人工智能正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商家投入资金研发产品也好,消费者尝试购买新的“黑科技”也罢,都无可厚非。但是,智能产品并不是完美的,许多智能产品技术还未达标就匆匆贴标上市,为吸引消费者眼球盲目加入各类功能,甚至个别商家只是把各种模块“拼”在一起,就当成智能产品来卖,这样势必存在风险隐患。试问:花了几千块钱买回来的“智能”门锁,安全系数不及几十块钱的锁芯,谁能甘心?

因此,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在智能产品面前都要保持理性。对于众多商家来说,智能产品的市场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蛋糕,但谁能分的多,靠的不是盲目地拼凑,一味求快求全求新,而是真正的核心科技。回归理性,方能沉下心来,把精力放在技术研发上,生产出安全达标、技术过硬的智能产品,给消费者带来“获得感”。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要拒绝盲目消费,对待智能产品绝不能“贪多求全”,不能一味追求功能全、科技新、价格贵的智能产品,而是去选择经受过市场考验的产品和品牌。

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时间的洗礼,在失败中走向成功。智能产品亦是如此,不会在一开始就做到“无懈可击”,相反,出现一些问题恰好是技术革新和产品完善的契机。市场、政府监管部门、消费者都会给新兴的智能产品多一些包容,时间会留下那些真“智能”者,淘汰“无能”之辈,谁把技术做实做硬,谁方能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何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