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世网

中国AI科研产出全球第一 但引文影响力低
来源:科学网
2019-01-15
中国人工智能研究与国际产业巨头的产学研互动合作需要增加,国际合作的交流也需要加深。

 

日前,爱思唯尔发布了《人工智能:知识的创造、转移与应用》报告,分析了全球人工智能科研的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出版的文章数量位列全球第一,科研产出已在2004年超过美国,但引文影响力较低,围绕人工智能研究开展的国际合作成果不足中国人工智能研究产出的四分之一。

报告显示,在政策的扶持下,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迅猛,有望在全球范围引领人工智能浪潮,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引进同样表明,中国的研究环境越来越有吸引力。

2017年7月,中国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旨在是中国成为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和应用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研究在过去五年(2013年至2017年)以每年接近13%的速度快速增长,而在2008年至2012年的五年间增速仅有不到5%。相比之下,过去五年全球范围内所有学科领域的科研产出每年的增长仅为0.8%。

爱思唯尔分析服务高级副总裁玛丽亚·德·克莱恩(Maria de Kleijn)介绍,全球人工智能研究的增长率在13%,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对全球人工智能研究产出的贡献。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并不局限于研究论文,其产出包含多种形式,其中会议论文占中国整体人工智能科研产出的44%。

然而,报告同时发现,尽管中国的科研成果增长迅速,但引文影响力仍然较低,这表明中国的研究更具区域性,而非全球性,中国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水平低,研究人员的流动性较低。

克莱恩表示,过去20年间,中国国际合作的比例从12%上升到20%多,但相较于欧洲40%的国际合作率来说,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在研究热点上,报告指出,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集中于计算机视觉,尚未形成专攻包括语音识别在内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表示的研究,这或许是因为这类研究的研究主体是企业,而它们通常不会发表诸多科学论文。

克莱恩表示,2017年,美国企业的科研产出表现突出,中国90%的人工智能研究来自学术界,主要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其在过去五年发表了超过9000篇人工智能研究论文,其他主要贡献者还有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企业的贡献相对较少,仅占3%。

“美国企业吸引了众多AI人才,科研实力雄厚,这或许要归功于他们跨界组建联合实验室的传统。学术界同样表现不俗,在学术产量和保留人才方面均表现突出。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参与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合作。”克莱恩说。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孙哲南分析,目前中国人工智能研究趋于应用导向,集中在应用基础研究,因此“计算机视觉”领域会成为研究热门,而目前国家为科研人员松绑、鼓励科研人员创业的一系列政策,以及相关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的建立也正在促进科研界与产业界的融合。

“中国人工智能研究与国际产业巨头的产学研互动合作需要增加,国际合作的交流也需要加深。”孙哲南说。

责任编辑:何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