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世网

女神特辑 | 专访黄河财险赵东晓:打通全链路,RPA会为我们带来新的活力
2022-03-22
访谈伊始,赵东晓就抛出自己对数字化趋势的核心判断——“数字化转型是必须要做的事,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田径比赛。”

 

导读

她们是数字化转型漫漫征途中亮眼的女性领导者,是产业变革中的先锋力量。这次女神特辑,她们的远见卓识和洞察之智得以充分阐述,今天,我们先一起听听黄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黄河财险”)赵东晓眼中的“数字化”。

赵东晓(Maggie)

黄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财险)北京分公司信息技术部副总经理。

在与赵东晓进行沟通之前,她的技术负责人身份就已经吸引了许多注意。

她美丽、优秀、精通IT,她有着丰富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即便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在访谈过程中,还是为她所展现的风采感到惊讶,她的亮点甚至无法用任何一个单一的词汇来形容。面对访谈中众多的问题,她侃侃而谈,直切核心,多视角阐述中逻辑清晰自洽,观点之深之广更是生动地诠释了“见微知著”四字的深刻含义。

访谈伊始,赵东晓就抛出自己对数字化趋势的核心判断——“数字化转型是必须要做的事,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田径比赛。”

“把握机会,弯道超车”

在整个访谈过程中,赵东晓以其亲和感染着交流中的每一个人。可以看出,她心思细腻、善于观察,愿意倾听也愿意分享,她以平缓却不失力量的语调讲述着她的经历和眼里的世界。

2018年,赵东晓看中了黄河财险身上强大的发展潜力,这所国有控股财产保险公司彼时刚刚成立。架构和流程都处于探索阶段,三年来,赵东晓陪伴着公司跨过一个又一个障碍,成长到现在,公司无论是实力还是口碑都已获得业内的高度认可。

十多年信息技术从业经验让赵东晓很早就察觉到数字化为企业赋能的趋势,“国企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并不是要将以往的改革全部推翻重来,而是将信息化中所建立的系统、数据进行全链整合。数字化这个概念,源于科技快速发展和海量数据资源的积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边界在模糊,业务流程用科技手段能够进行更高效的再造,这就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当每一个企业都进行了数字化升级,整个行业、社会都会得到极大便利。”

赵东晓见证着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她很早就察觉到,这种变化一定会进入到企业当中,也因此,进入到黄河财险以后,她就开始思索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公司内部的升级,她提到,数字化浪潮只会更加澎湃,谁更早掌握数字化手段,就占据了弯道超车的先机。”

谈到支撑她开发数字化的核心驱动力,她从三个层面娓娓道来:

从内部业务流程看,数字化能够提升效率。以我们保险公司为例,某些业务操作节点是比较繁琐的,重复性高,还容易出错,引进RPA数字员工就是为了在不改变现有业务操作流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解放人员精力。人员精力解放后,就可以投身更具创造性的工作,这些创造性工作最终还会反哺“数字化升级”。

从外部视角看,数字化能增强客户体验。良好的客户体验,是增强客户粘性的有效手段。我们希望在承保和理赔方面能给客户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高的服务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要简化业务内部的操作流程,而数字化手段不可或缺。未来我们还会把数字化能力赋能给合作的客户,甚至是我们c 端的客户,持续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从更高战略层面看,数字化能够指导业务经营和决策。不仅是我们决策者能用,而是业务链上的全体人员都能看到,这方面力度其实目前是不够的。在我们自己的数字化构建中,各种数字化产品是要指导作战的。

从传统经营模式转向数字化升级,要迈过不少沟沟坎坎

保险本身是一种数字化的产品,保险业也是一个竞争白热化的行业,基于安全和效率的综合考量,经营模式上更倾向于传统。从传统经营模式向数字化靠拢,要迈过不少沟沟坎坎。

赵东晓说,“第一步是转换观念,改进组织形式;其次是萃取业务逻辑,围绕着业务对象、业务过程和业务规则逐渐展开。”

她表示,关于转变观念,一把手的引领作用很关键。在数字经济的冲击下,我们每个人的意识都在转变,尤其是公司一把手,他对数字化转型构建了一个清晰的蓝图,锚定了坐标,摸清了方向,亲自带头干,公司也逐渐营造出一种开放和共享的氛围,每个人愿意把自己的经验沉淀出来再分享出去。

“优化组织形式有很重要。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改革,我们把原来每个部门各自承担相应功能的职能型组织形式,转变为业务和技术一体化这种项目型的组织形式。实际上,IT 技术是数字化转型中的一个重要驱动力,但是如果技术脱离了相应业务,它是不可能发出发挥出技术价值的。所以说,我们是把技术建立在业务上。”赵东晓补充说明。

赵东晓极务实,她时刻关注着政策和社会的动态。“事实上,银保监会对财险业务线上化发展也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让我们在探索数字化转型上提供了指引,但从提出计划到项目落地中间,仍有不少细节要一点点摸索。”赵东晓笑着说,并总结了2点:

业务对象不好确定。有时候我们认为已经对准了,实际上偏差不小,甚至根本不对,根本上还是业务技术一体化没有到位。比如,业务端的好手,不一定具备数据思维,进而无法全局考量,这就造成业务对象可能不认为自己是业务对象。

数字应用的信任度不够。在优化一个流程的时候,可能存在某个步骤或者规则被遗漏,一旦真正运营起来,就存在比较大的风险,当他们对这个数字应用无法建立信任的时候,那数字化工作就很难再推行下去。

赵东晓说,数据治理是基础,安全和效率也要兼顾,一边要不断启发和教育团队成员的数字化思维,做好业务对象的确认工作;一边也要给这个阶段足够的时间,动态优化工作推进中的各项问题。

数字化意识不仅仅之于公司,也为团队带来了积极的改变

谈到黄河财险当前的数字化进度,赵东晓介绍说,引入弘玑RPA是初级阶段,接下来要打通企业内全量全要素的业务链,继续向更高层次的数字化水平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也是公司推进数字化的另一个收获。

“一直以来,我们团队里的员工不能局限在技术上,还要深入一线搞懂业务。”赵东晓说,这就倒逼出来两个可喜的结果:

强化了团队思考力,拓展了认知。从收集需求、评估需求、推动需求落地,转变为站在经营者的角度寻找数字化落地的点,其实这个反转强化了他的思考力。用RPA举例,如果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他要了解或者要思考这个技术怎么帮他去解决,以及能解决到什么样的程度。

工作方式从被动到主动。因为需要更了解业务的关键点,这就要求他们不能被动等,只能主动出击,这也是加强专业能力的好时机。因为做不好的话,他是无法跟业务上的人沟通需求细节的,没有细节就更没办法聊数字化了。所以,推进数字化的过程对他们产生了很多正面的影响。

针对是否有人担心数字机器人来了就会失业,赵东晓解释说,公司暂时没出现这种情况,企业内部达成的共识是共同提高工作效率,省下的精力去做更多更有价值的工作。事实上,我就是个例子,他们能看到我在做更有价值的工作,这会给大家动力。

数字化道路,没有唯一正确,也没有规定动作,只留下了先行者们一路探索一路前行的脚印。在女神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数字巾帼”赵东晓畅聊她眼中的“数字化”,不仅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又一佐证,扎实又生动的语言也为大众了解数字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

责任编辑:焦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