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世网

金融科技如何安全与发展双赢?
作者:潘晓娟 |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2018-07-11
应从风险监管的角度,关注金融背后的风险问题和科技背后的安全问题。

 

 

近年来,金融科技发展势头迅猛,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金融业加速突破应用,全面渗透至诸多金融细分领域,正在改变着金融的生态格局。

“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之后,全国上下又掀起了一个兴办金融科技、特别是区块链的新高潮。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需要冷静,要不忘初心,引导金融科技健康发展。”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近日在出席“《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18)》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上强调,金融科技的最终落脚点还是金融,要用最新科技来全面改造我们的传统金融,进而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自娱自乐”的不良状况必须扭转

对于当下的一些现象,李扬表示了担忧:“目前,一些自称自诩的‘金融科技’又走向了传统金融业自我服务、自娱自乐的歧途,这种状况必须扭转。”

李扬分析认为,金融科技应当朝向解决传统金融解决不了的领域发展,金融科技至少有如下三个可行方向:一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技术,大规模降低成本,降低准入门槛,让所有有合理金融需求的实体部门都能够显示自己的偏好,获得合理的、有尊严的金融服务;二是通过大数据和分布式技术,解决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健全我国经济金融体系的信用基础;三是沿着供应链这条实体经济运转的轨迹,运用最现代的科技手段,去捕捉、跟踪商品与劳务等实体经济的流转,并创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去满足它们的需要。

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CFT50首席经济学家杨涛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讨论问题的起点,首先需要把金融科技的概念边界厘清。这两年大家讨论的共识概念就是由金融稳定理事会给出的定义,即金融科技指的是新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对整个金融业务流程都带来的深刻的影响,还要遵循金融市场的基本规律。金融科技的使命,也是为了改变金融发展中的各种扭曲,实现新金融技术与制度的优化组合。”

在杨涛看来,当下,是金融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期。既要避免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出现问题的重蹈覆辙,又要抓住重大历史发展机遇。金融科技的根本作用是通过科技使得金融“走下神坛”,以开放、融合、共赢来改变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与产业分工模式。虽然它是一把“双刃剑”,但在有效引导下,完全能为解决原有难题提供全新路径。

行业走安全可控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分析认为,金融科技深刻改变了金融业的创新思维与经营理念,金融机构纷纷将其上升至战略高度。近期,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多家传统金融机构成立金融科技公司,在探索金融科技经营管理模式方面做出有益尝试。

李伟表示,金融科技在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优化金融生态格局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从体制机制来看,政策环境还不完善,配套的制度、机制、法规和标准尚不健全,不能完全适应金融科技发展需要。总体来说,金融科技整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和期盼还有一定差距。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内在要求。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金融科技要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李伟对此分析说,金融机构要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合规经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推动新时代金融科技朝着行稳致远的方向发展,就必须走安全可控之路、正本清源之路、综合治理之路。

第一,要走安全可控之路。在技术路线方面,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应用适合自己的、多元化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从根本上提升金融领域信息技术安全可控水平。

第二,要走正本清源之路。金融科技的本质归根结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其宗旨和天职。只有坚持金融初心、需求引领,紧扣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关注实体经济痛点难点,才能保障金融科技健康发展。

第三,要走综合治理之路。作为新兴业态,金融科技治理需要与时俱进,形成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等多主体、多层次的综合治理格局。在政府管理方面,按照“凡是金融业务都应该纳入持牌监管”的原则,完善监管制度法规与标准体系,加强监管科技应用。在行业自律方面,搭建好政产学研用交流合作的桥梁,建立起具有市场约束力的自律惩戒机制,形成对行政监管的有机配合和有力支撑。

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加强风险监管

新技术对金融的影响,已经全面深入到金融行业各个领域。在谈到金融科技时,人们更关注一些新兴业态与产品,但是技术创新早就成为金融变革的主线。

对于金融科技命题,全球监管机构均持续关注并在做相应的跟踪和研究,尤其从风险监管的角度,关注金融背后的风险问题和科技背后的安全问题。中国银保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处长蒋则沈分析,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是一个长周期过程。例如,银行业发展从来没有离开过科技的支撑和应用。但金融科技也需要关注以下问题:首先,很多金融业务本身具有本源的脆弱性,表现在内在的期限错配、金融交易和市场运行需要市场和公众的信心、以及金融业务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性等,这些内在脆弱性的存在使得各方需要时刻关注金融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次,科技的出现改变部分金融领域的运行效率和业务模式,但并不是适合所有的金融业务和金融领域,是否能消除金融内在脆弱性还值得研究和探讨。最后,金融科技在发展过程中应重点思考的问题,包括金融科技探索需要保持一个长周期的视野和心态等。

责任编辑:何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