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世网

远离互联网 不是治理网络霸凌的办法
作者:王钟的 | 来源:科技日报
2018-07-23
研究者发现,在校生如果每天使用社交网络超过两小时,更容易收到激烈的、有威胁性的信息,被社交排挤,被人散布谣言,以及被人分享私人的、不合适的或有羞辱性的信息。

 

使用社交网络较多的孩子更容易遭遇网络霸凌行为,这是英国《自然》旗下期刊《BMC公共卫生》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结论。研究者发现,在校生如果每天使用社交网络超过两小时,更容易收到激烈的、有威胁性的信息,被社交排挤,被人散布谣言,以及被人分享私人的、不合适的或有羞辱性的信息。

遭遇网络霸凌跟使用社交网络程度究竟存在何种关联,每个人或许会有不同的具体生活经验。可以明确的是,随着互联网原生代的成长,网络霸凌已成为青少年霸凌问题的重要表现。青少年霸凌问题不仅在校园内外的地理空间内,更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值得教育者和家长的重视。

近年来,社会高度关注校园霸凌现象,逐步加深了对霸凌的认识,过去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得到纠正。比如,以前一些教育者把校园霸凌当成孩子之间正常的打闹,忽视霸凌对受害者造成的精神创伤,而现在教育者和主流舆论已形成了校园霸凌对孩子的伤害是长期的、深层次的共识。

然而,与显性的校园霸凌相比,隐性的网络霸凌更是难以察觉。网络霸凌不再是肢体上的,借助于互联网的匿名性,霸凌者被揭发和惩治的风险被降到很低。而且,相比受到肉体上的伤害,未成年人在遭遇网络霸凌以后,趋向于沉默和隐忍。伤害日积月累,后果不容低估。

从世界范围看,青少年受网络霸凌的极端案例不胜枚举。美国、澳大利亚均发生过未成年少女因受到网络霸凌而自杀的事件。在国内,“初中女生遭同学P不雅图不敢上学”等新闻也经常见诸报端。血淋淋的教训,足以证明网络霸凌已构成了现实的危害。

面对网络霸凌的危险,社会并非无所作为。2017年9月,上海市教委发布了《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欺凌指南30条》,对学生、学校、家长和社会提出了四方面的指导意见。当然,类似指南所提出的要求主要是原则性的,防止网络霸凌效果好不好,关键还是要看在实践中,各方面是否遵守规则,尽到了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研究提出,使用社交网络越多,遭遇网络霸凌的风险就越大。但即便该结论符合事实,也不足以构成让青少年减少社交网络使用的理由。就好比校园霸凌问题突出,难道能让孩子不去上学?社交网络已成为年轻一代开展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现代人社交已离不开社交网络,如果因为网络霸凌问题而否认社交网络工具,就构成了对互联网的妖魔化。

无论对于网络霸凌现象,还是其他互联网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社会仍然存有“线上线下两套标准”的思维习惯。其实,现实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规矩,网络生活同样应当遵守;反过来说,网络生活存在的弊病,也往往是现实生活的投射,不能树立某种“互联网原罪论”的靶子。

整治网络空间,让青少年的网络生活更加清朗,不宜一味采取让青少年减少与网络接触的方式。各方面应尽到应尽的责任,出台更加细化的治理措施。对青少年自身而言,提高网络素养,遵从互联网社会的规范,应成为他们内化于心的“学生文明守则”。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治理的步伐不能亦步亦趋。

责任编辑:焦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