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世网

数据安全之道:生物识别+去中心化系统
来源:计算机世界
2018-10-15
所谓生物识别技术是,结合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新科技手段对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收集、整理和计算分析,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方法。

 

      两道红光扫英国首相的右眼,伊森•亨特打开了决定人类命运的“红盒子”。这是科幻动作大片《碟中谍5》中的场景。其实,此类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已经在过去的几年中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所谓生物识别技术是,结合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新科技手段对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收集、整理和计算分析,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方法。

生物识别技术免去了需要记住各种繁琐的“用户名+密码”,让用户不必再去反复进行费时费力的输入操作。而且,每个人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更让用户自己成为了最安全的密码,让账户的安全性有所提高。

在2011年,摩托罗拉公司推出的ME860成为了全球第一款拥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智能手机。美国苹果公司在2013年9月推出的iPhone 5S真正引领起了指纹识别功能的发展趋势。此后,配有指纹、面部识别功能慢慢成为了智能手机的标配。凭借着更方便、更快捷的体验优势,生物识别解锁成为现在移动设备解锁的主流方式。

此外,谷歌社交网站Google+的“寻找我的脸”(Find My Face)、百度的人脸图片搜索、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的Smile to Pay等娱乐、休闲和消费产品及服务都纷纷采用了生物识别技术。

根据美国咨询机构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的预计,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112.4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23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速为15.7%。生物识别市场正处在快速增长当中1。

在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2。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规模将在2021年突破340亿元3。

然而,尽管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在便利性和独特性上与传统密码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且其市场前景一片大好,但生物识别技术似乎还不能完全保证用户的个人数据信息免遭泄露。

其实,造成数据泄露的真正漏洞在于正被普遍使用的中心化数据存储模式。即,个人数据和支付数据都被互联网企业存储在为数不多的中心化数据库之中。这就致使这些中心化数据库成为了恶意攻击的目标,为数据泄露埋下了伏笔。当前的固有模式显然已经无法修复,而必须是由一种新的模式来取代。

值得注意的是,来自英国的Nuggets电商支付和身份验证平台革新性地通过零知识安全存储(Zero Knowledge Storage)和数据加密将生物识别技术和去中心化系统相结合。没有了中心化的企业服务器,用户的个人数据只能由其本人访问,让未经授权的访问成为过去式,进一步提高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对于以电商企业为代表的网络企业来说,生物识别技术与去中心化系统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快速地帮助它们完成对消费者的身份验证过程,还将其从存储和保存数百万用户信息记录的重任中解放出来,免去了潜在的数据泄露风险。

 

责任编辑: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