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世网

面对人工智能 法律人的新挑战
作者:吕殊洁 | 来源:天津日报
2019-09-23
法律行业的未来需要法律人这一职业共同体共同创造。

 

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三年提到人工智能,今年更是首次提出“智能+”的概念。人工智能正在逐渐进入人类的生活,重组人类的“神经系统”,成为很多行业变革的“利器”。2015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建设“智慧法院”的蓝图,“法信──中国法律应用数字网络服务平台”投入使用。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建设智慧法院,提高案件受理、审判、执行、监督等各环节信息化水平,推动执法司法信息公开,促进司法公平正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中发展的政策,促进了人工智能在法律领域的高速发展。

一、人工智能与法律结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已在法律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国外有IBM个人智能律师ROSS、英国机器人律师DoNotPay,国内有“小梨”“法狗狗”等计算机系统。人工智能法律系统致力于预测案件判决结果、预估诉讼案件的证据采信率等技术的开发,旨在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在司法系统中,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表示,将在审判、执行、服务等方面借助于人工智能,实现案件审理的智能化。法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法律人从繁琐的案头工作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法律人的工作效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的人工智能法律系统,开始研发自主学习的“超级法律人工智能”,使人工智能拥有“像人一样思考”的能力,甚至超越人类的理性。然而,无论是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还是未来超级人工智能,都使法律人面临新的挑战。

二、法律人面临的新挑战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法律领域中,人工智能在处理一些法律问题时,具有人类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仅可以短时间内完成大量重复性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分析案件、预测审判结果、选择诉讼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率。尤其当“超级人工智能”技术出现时,法律人视为资本的专业知识、审判技术、法律思维、情感关怀、习惯规范等可能被人工智能享有,人们独有的伦理体系有可能面临着被侵入、破坏、重建的危险。归纳起来,法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使法律人面对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挑战一:法律人工智能自动化系统将替代法律人的工作。法律人工智能自动化系统,可以在充分利用各项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调查取证、尽职调查、合同分析、合规审查等,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准确率。法律人收集整理材料的工作、案件的代理工作、案件的审判工作等,将由人工智能基于丰富的数据收集分析系统来完成。

挑战二:人工智能将影响现有的法律职业伦理。法律人的职业伦理作为法律人业务能力的组成部分,包括遵守正直、忠诚等职业道德要求,是整个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纽带,是现有人类法律制度制定的逻辑起点。法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对法律人长期实践、总结形成的法律职业伦理产生影响。

挑战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改变整个法律行业的运行规则。人工智能基于技术革新,可以提供越来越多样化的法律服务,从事各种法律工作。无论是立法、司法还是执法过程,都可以由法律人工智能,根据人类的需求或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提供标准化、自动化的“法律服务”。原本参与立法、司法、执行过程的法律人,有可能无法将其长期法律实践形成的经验具体化,而是由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者决定法律的运行。

三、法律人做好迎接未来的准备

法律行业的未来需要法律人这一职业共同体共同创造。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将会实现法律服务、法律裁判等方面的自动化,对法律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法律人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

第一,限制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领域运用的范围,防止法律人的价值判断被替代。在发展法律人工智能技术时,应当坚持对法律的理念和信仰,避免人工智能削弱法律人的观念和价值判断。法律人的观念和价值判断,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相关,不能被简单的数据所替代。因此,法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当是辅助法律人开展工作、促进司法正义,而不是代替法律人直接进行司法裁判、法律问题解答等。没有严格的限制,法律的理念和信仰、人类的公平正义都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第二,禁止法律人工智能涉及伦理问题,防止其破坏人类伦理秩序。资源共享、新的信息获取渠道,是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福利,但每个案件都是他人的生活,是有情感的生活,人工智能只能提供精准的决策,不能考虑案件背后的伦理亲情。法律涉及人类最传统的领域──情感,人工智能在此理应止步,不应让机器人涉及伦理问题。法律界应认真深入地研究如何为人工智能的理性发展确定法律框架,包括伦理和其他社会规范的制定和调整。

第三,培养复合型人才,迎接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打造“人工智能+法学”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为未来法律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未来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注重对法学专业学生的科技和数字素养的培养,将法律教育与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科学技术密切结合起来。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开始了相关的探索,开设了和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或设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法学院等,如人民大学创建了未来法治研究院。如法律开发者、法律数据分析师、法律数据库管理者等。人工智能技术将影响整个法律行业的人才培养、职业定位等。

责任编辑:何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