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世网

超融合阳光普照 混合云走进现实
作者:张广彬 | 来源:E企研究院
2018-01-18
超融合与云计算有种天然的契合:超融合架构是一种软件定义的IT基础设施,重新定义了IT基础设施的组成;而云计算则是一种灵活、可快速交付、池化的资源和服务。这就使得超融合架构是构建企业私有云的最佳选择之一。

 


  对于保险,如果你还停留在保险人员上门推销或者电话营销等印象的话,的确是out了,随着移动互联的应用,在手机的两大"国民"应用微信和支付宝中,我们可以根据需求在线购买保险、智能核保,不仅避免被骚扰,还避免中间过程可能出现的信息传递损失。

  让数字技术与客户体验充分结合,科技正成为保险公司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保险也正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多个领域开展尝试,实现产品创新和个性化定制,用最快速度将最新的产品组合推送到最终用户面前。

  比如阳光保险集团,从品牌价值、保费、客户数量、资产规模来看,可以说是中国成长非常快速且稳健的企业。一来,阳光保险将自己未来发展方向聚焦保险科技,所有的业务都建在科技基础上,其IT队伍数量和能力在业内数一数二。

  二来,通过科技战略来支持自己的产品、销售渠道和运营流程。阳光保险为了缩短业务的中间环节,很早就开始在云计算方面进行探索,使用超融合架构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超融合:超越虚拟化,奠基私有云

  现在,保险行业经常会遇到虚拟应用场景,比如发红包、双十一、还有保险行业特有的开门红活动,这些活动流量很高,需要敏捷性高的IT系统支撑。

  据阳光保险信息中心运营部系统资源室负责人杨波介绍,阳光保险很多年前就开始使用虚拟化技术,构建企业内部私有云,最终实现混合云,通过不同纬度的架构平台满足业务创新的各项挑战。

  而超融合与云计算有种天然的契合:超融合架构是一种软件定义的IT基础设施,重新定义了IT基础设施的组成;而云计算则是一种灵活、可快速交付、池化的资源和服务。这就使得超融合架构是构建企业私有云的最佳选择之一,一方面具备了适应不同应用的能力,同时方便去管理,比如对敏捷性和成本敏感的应用和系统适合超融合平台。

  超融合架构的核心是得到SSD助力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加上服务器虚拟化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超融合架构不断演进,开始走向更多应用场景,再加上各供应商的侧重点不同,由此衍生了不同形态且不同优点的超融合架构产品,比如常见的2U4形态的高密度设计,或者强调大容量存储的超融合节点。

  青立方Qing³超融合产品总监廖洋认为,回归到超融合本质而言,不同形态与特点的超融合产品,其实质是对特定业务类型的一种支撑,即业务需求决定了产品特点与形态。而从青云QingCloud 的角度出发,青云QingCloud 不仅是一家公有云服务商,同时也在大力发展私有云和混合云业务,这就使得青云QingCloud 的超融合产品--青立方Qing³超融合系统,不仅要满足公有云上的业务特点,如灵活部署、快速扩张等"敏态"业务的特点,同时又要满足私有云中用户期望支撑原本由"IOE"满足的重负载关键业务应用,以及满足大数据、AI等新型业务需求。

  如果仅仅如此,还不足以承担构建私有云的重任。用户对于云计算的另一大期望是能够降低TCO,TCO包括采购成本和运营成本,超融合产品采用x86通用标准服务器,可以按需扩展,能够有效降低采购成本。而运营成本通常反应在管理方面,即业务和底层资源的管理。公有云底层硬件资源由服务商自行管理,用户省却了这一部分成本开支;要利用超融合构建企业私有云,则需要一个类似数据中心操作系统的统一管理平台,而青云QingCloud 的优势在于,可以将经过青云QingCloud (公有云)验证的业务和资源管理平台经过优化,用于青立方之上。

  正是因为这一特点,阳光保险从众多方案中选择了青立方。选择的理由一是青立方不仅支撑了阳光保险的业务,同时还逐步替代了传统SAN存储,由于超融合中计算与存储网络使用同构的以太网络,还消除了传统的SAN网络(如FC),大大简化了基础架构。二是青立方软硬一体化的交钥匙方案还大幅提升了IT敏捷度,从采购到部署,效率提升的同时还降低了总体TCO。

  阳光保险之所以最终选择青云QingCloud ,不仅仅是青立方Qing³超融合产品本身的优秀品质,更重要的在于青立方Qing³有别于传统IT解决方案的模式,依托青云QingCloud 公有云平台,推出私有云和超融合产品,这些产品或解决方案都经过了青云QingCloud大规模运营的验证,即青云QingCloud 既是服务提供商又是用户。而且,青云QingCloud 从方案设计、部署、交付以及售后,都给阳光保险较好的用户体验。据杨波介绍,阳光保险在测试、开发以及生产等等系统都部署在青云QingCloud 解决方案之上,而青云QingCloud 也都提供了始终如一的用户体验。

  硬件加速赋能软件定义

  超融合简化了计算、存储和网络的架构,但正所谓简约而不简单,如何充分利用底层硬件发展给予的红利,将计算、存储和网络有机结合,三者相辅相成,才能给予用户强大的性能和始终如一的用户体验。

  在说到青立方的计算性能时,廖洋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例如现在的智能手机,除了基本通讯功能之外,还有相机的功能,还能按用户需求安装各种APP,可谓就是一台小型电脑。而这些功能都基于性能强大的处理器才能实现。而企业级IT也正经历类似的变化,从十多年前单核的x86处理器,到现在英特尔(Intel)最新一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最高28核心56线程,计算能力越来越强,这就给资源整合,运行更多应用提供了物理基础。

  基于x86处理器的计算性能,Intel针对特定应用进行了硬件级别的优化,比如现在流行的AI人工智能。廖洋表示,目前青立方已经支撑深度学习应用,并且得益于英特尔在至强可扩展平台上提供的新一代AVX指令集,能够实现5~8倍的性能提升,虽然还不能跟GPU相媲美,但对于青云QingCloud 来说,却是最佳选择。

  实际上, GPU在企业中应用范围较窄,而CPU却能够支撑绝大多数的应用,且对于公有云平台,CPU计算资源通常会比较富裕,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复用,降低成本。

  超融合能够逐步替代传统架构、 SSD,尤其是NVMe SSD的迅速发展功不可没。传统机械磁盘性能提升缓慢,要获得更高的存储性能,通常需要成百上千块磁盘并发工作。这也是为什么传统印象中的高端存储动辄支持几千块磁盘。而SSD的随机访问性能可以达到硬盘的数百倍乃至上千倍,比如Intel公司的DC P系列SSD通常能达到50万IOPS以上,一片SSD能提供几乎一台中高端SAN存储的性能。得到SSD的大力襄助,超融合简化在企业存储架构的理论优势才能真正落地。

  SSD单位容量成本较高的传统印象也在逐步被瓦解,比如Intel在今年推出基于QLC NAND的SSD,不仅单片SSD容量能够达到数十TB,每GB成本也越来越接近磁盘,而随机访问性能仍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牺牲了部分写性能,但真正面向写密集型应用时,则可使用基于3D XPoint技术的傲腾(Optane)。而Optane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大容量内存的替代方案。而目前,青云正与英特尔进行相关领域的合作实践。

  计算与存储的强大性能,网络也需要更好的性能。超融合崛起的基本前提就是万兆以太网络,虽然千兆网络也可以使用,但万兆网络能提供更好的性能体验。而在SSD大量普及的背景下,超融合要支撑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新一代25Gb以太网络(25GbE)能够提供更好的性能体验,不仅是因为带宽更高,其能更好地支持RDMA技术(RoCE或iWARP),提供更低延迟,让应用体验更加。同时,在存储方面与NVMe over Fabrics(NVMeoF)相结合,能更充分的利用NVMe SSD的性能,让整体解决方案的体验再上一个台阶。

  青云QingCloud 与英特尔的合作,不仅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率先将新技术在青云QingCloud 的平台上进行实践,经过打磨优化的技术再推荐给最终用户。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升青云QingCloud 的平台竞争力,同时还将最前沿的技术更快地传递给用户,加快企业用户的数字化转型。

  应用导向混合云

  作为一个用户,青云QingCloud 首先探索实践新技术,成熟以后再在公有云上大规模使用,以此降低青云QingCloud 公有云平台的TCO,发掘出新技术与新产品适用的应用场景,再形成完整解决方案,赋能私有云用户。

  不只是青立方这一款产品经历了这样的流程,包括青云QingCloud 在SSD、DPDK以及SPDK的应用都经历了上述流程,青云QingCloud 是最早规模化使用SSD的公有云服务商之一,很早就推出了全闪存存储,现在也在测试Intel最新推出的QLC SSD产品,如果这一产品能够在青云QingCloud商用,就意味着更多的应用可以受益于闪存。

  而在2016年,青云QingCloud 的SDN 2.0之中就使用了DPDK技术,在青云QingCloud SDN 3.0中则支持(网卡)直通功能,这主要是为容器(Container)技术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青云QingCloud 从两年前就开始在公有云平台上支持容器技术,是最早支持容器的公有云服务商之一,并且也支持应用容器化部署。比如大数据分析,就既可以支持虚机部署,也可以支持CM(Container Machine,青云QingCloud 的一种应用部署方式),并且青云QingCloud 还发布了KubeSphere容器管理平台,让用户能够更好地使用、管理基于容器的应用及资源。而SDN 3.0与容器的技术,能够提供更好的网络性能,以及更便捷的管理。

  不但是容器管理平台,实际上青云QingCloud 有一个更宏大的目标,希望能够从用户角度出发,为用户提供一个基于应用的管理平台,从应用的角度去管理基础资源。这项工作实际上从三年前就开始做了,即AppCenter。AppCenter的核心在于面向API的编程,通过标准开放的API,不仅能够让青云QingCloud 自身更利于开发新的服务,更重要的是让合作伙伴能够将其应用放置到青云QingCloud 平台,建立一个从IaaS到SaaS的完整生态系统,让用户真正做到无需关注底层基础资源,而根据应用需求去部署应用。

  在廖洋看来,AppCenter的发布是青云QingCloud 的一大转折点,从IaaS资源服务商转向了帮助用户去更快、更好地交付应用,不仅只是公有云,还包括私有云、混合云,AppCenter将是青云QingCloud 决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致力于帮助用户提供更好的混合云体验,帮助用户解决复杂的底层资源管理难题,这也是青云QingCloud 一贯擅长做的。在与英特尔公司的不断战略合作中,青云QingCloud 能够大幅增强在新产品、新技术的实践探索,最终把灵活性带给用的,让用户感受到成本的优势、管理的优势、资源灵活性调度的优势,满足不同上层业务的不同的需求,既能满足合规性,安全性、同时又能满足业务的负载的性能的要求,为企业更佳的混合云之旅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