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世网

蒋永昌:浪潮云海的诗和远方
作者:宋辰 | 来源:计算机世界
2020-09-28
“平台+生态”建设不仅成为浪潮制胜云计算市场的一把利器,更成为整个开源云计算市场的共识。

 

如果说“云平台”是在筑牢云计算的根基,那么“云生态”就是在让云计算“枝繁叶茂”,而能让云计算的大树扎根更深,丛林繁荣成长的一定是开源——云计算的血脉。

在GlobalData公布最新的全球私有云解决方案评估报告中,浪潮云海OS在全球同类产品中已经晋升为最高“Leader”评级,可以说这是浪潮多年来始终坚持“平台+生态”战略得出的硕果: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完善的基础上,通过生态协作方式加强行业方案场景化设计。

如今,“平台+生态”建设不仅成为浪潮制胜云计算市场的一把利器,更成为整个开源云计算市场的共识:做云计算的,还有谁敢说生态不重要?

开源云计算=强平台+广生态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开源技术来规划部署自身的云架构,特别是以OpenStack为代表的开源云操作系统,更成为当下企业级客户落地私有云、混合云、托管云、行业云的事实标准。

数据显示,OpenStack至今已为全球60个公有云和数千个私有云提供支持,其规模超过1000万个物理核心,全球每天都有数百家大型企业依靠OpenStack开展业务、高效运转、降低成本;在中国市场,排名前五的私有云提供商中,有四家都是基于OpenStack提供解决方案。

基于此,浪潮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线总经理蒋永昌认为,只有开源才能把前端的IoT、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存储等技术融合起来,“如果每家云计算厂商都有每家的标准,接口之间通不了,就不能实现开放和标准化。”

浪潮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线总经理蒋永昌

开源是大势所趋,真正考验厂商的是如何把开源、开放的技术整合到商业场景中去,还能稳定、可靠、敏捷、智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换句话说,要让云平台走向成功,考验的不仅仅是云平台的技术融合能力,更重要的是解决方案的交付方式和服务落地的能力,这也就涉及到生态模式的建设问题。

尤其是进入智慧时代,智算中心成为智慧计算基础设施,针对智算中心硬件多元异构、上层应用多样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为更好支撑行业应用场景,智算中心操作系统需要采用开放硬件、开源软件做系统集成,融合多种算力、多元场景,以敏捷应对海量、纷繁的需求,以智能驱动更大创新。

在笔者看来,技术层面的融合开放推动了整个开源云产业和应用层面的融合开放,原本泾渭分明的产业生态边界将变得模糊,彼此交融的新生态体系使得大生态的建设势在必行。 

私有云平台的“八字诀“

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达到817.4亿元,高于公有云712亿元的市场规模。从中国市场看,跑在私有云系统上的比例比公有云要高,特别是很多传统的行业在上云的过程中,会涉及数据的问题和应用的持续性等问题,还是会选择私有云路线。”

浪潮作为国内最早发力私有云市场的厂商之一,同时拥有雄厚的技术和产品实力。从2010年发布云海战略至今,云海OS已经发展了十年,也经历了不同时段的迭代进化。


浪潮云海十年

最初主要是以虚拟化集群管理、初级的多租户运营运维为主;2015年开始,围绕着开放、融合、敏捷,浪潮开始以OpenStack为核心构建数据中心操作系统,通过敏捷开发模式,实现了虚拟、裸机、容器的统一管理及增强。

去年开始,浪潮在云海OS5.8版本中进一步融入AIOps、AI服务,以OpenStack、K8s等开放基础设施为底座,构建云数智一体化平台并提供智能化服务,逐步演化到智算中心操作系统。

蒋永昌表示,浪潮现在技术发展理念可以高度概括为8个字,即开放、融合、敏捷、智能。他解释道:“开放是说我们希望透过开源、开放的技术发展软硬件。实际上,这些技术放到我们的产品中是通过大量的场景实践和不同的软件拉通的,这才是我们的核心价值,对用户的价值则是分层解耦、不被绑定;融合是指在产品中实现IT和CT的融合、软件和硬件的融合、计算和网络的融合;通过SDK等方式提供客户接口,无论是微服务还是DevOps等应用场景都能在浪潮云海OS敏捷部署;同时,在计算、存储、网络中加入智能化技术。”

围绕OpenStack,浪潮云海在高性能、高效率、高可用、资源融合、多云融合、云数智融合,以及智能运维、智能服务等方面持续进行优化创新,打造了云数智坚实的底座。不仅成为业内最佳平台,树立了行业标杆,还持续赋能客户转型升级。

比如,浪潮打造的某国内最大规模金融生产云,2000+节点规模,持续稳定运行两年,提供两地三中心架构、异构资源管理、高可用架构、安全可控的面向未来架构的云平台,支撑运行60+核心业务系统,渠道业务日交易量峰值6000万+。

在今年的IPF2020上,浪潮发布了最新的云海OS 5.8版本,提供了强大的多云融合能力,实现多数据中心、多厂商技术统一支持,进行跨地域业务部署和管理,兼容各种不同处理器、虚拟化技术,支持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部署,同时,还可提供云边协同的一体化部署方案,持续的创新让浪潮云海OS成为私有云平台中颇具竞争力的产品。

用智慧生态圈激活生态价值

今天的数字经济时代,是一个倡导合作的时代,任何厂商都无法凭借一己之力独打天下。

在即将到来的智慧时代更是如此。蒋永昌表示,浪潮一直在坚持“平台+生态”的策略和方式,未来智算中心中支撑的软硬件必然是多样化的,加强同多种异构计算的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就变得尤为重要。

浪潮“云海战略”

浪潮云海与不同的硬件(芯片、服务器、存储、网络)、软件(中间件、数据库、ERP、办公)及ISV合作伙伴广泛合作,不断推进云图生态建设。

在南向,支持OpenStack标准南向接口,对集中、分布式存储资源以及SDN等网络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在北向,兼容OpenStack标准原生接口,支持对接第三方云管理平台、PaaS平台,把平台的技术能力和ISV的行业方案进行深度整合,形成在各行业大规模、可复制的落地能力。

同时,通过自研以及与第三方灾备、安全厂商合作持续完善灾备方案与安全体系,通过了多项安全测评,在实际项目中满足等保三级要求。

事实上,如今的浪潮已经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智慧生态圈,其自身的云海生态圈建设也已步入2.0时期。

蒋永昌表示,生态1.0时期更多基于云海OS的产品家族,无论是虚拟化的技术升级还是操作系统与容器的结合,抑或是云管理平台的创新迭代等,主要为了实现软件体系的全栈拉通,让产品可以承载更多、更大规模的应用场景。

进入2.0时期,除了越来越强调云平台的稳定和安全,能力更强,生态伙伴的角色也在丰富,比如增加了很多大数据治理、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伙伴,整个生态体系全面升级。

不难看出,浪潮云海要建设一个包容、多样、创新的生态,不仅可以支撑更多合作伙伴的成长,同时也会提供促进伙伴之间合作的新商业模式。

2020年4月,浪潮云海发布面向生态伙伴的“235”生态计划,就是依托浪潮InCloud Lab实验室、政务应用适配实验室,重点发展产品技术、行业解决方案及云海分销与服务三类合作伙伴,拓展5个100计划,即在100个城市筛选100+个行业应用生态伙伴进行云海平台适配,发展100个产品技术、云海分销伙伴,认证100名L2级的资深工程师,与生态伙伴组织100场客户活动。

云计算的未来一定属于开放云,正如安卓的开源使其成为世界最大的手机操作系统,特别在中国市场,安卓手机真正做出了一些特色品牌。开源云计算的发展道路同样如此,未来云计算的竞争就是生态的竞争,封闭系统仅仅依靠极其少数的公司,后劲没有开放生态足,也无法形成良性发展循环。平台+生态,这是浪潮正在做的,也是开源云计算的方向。

责任编辑: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