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世网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空心化之忧
作者:笪兴 | 来源:The World in 2018 杂志
2018-03-13
中国在互联网领域,已经超过了许多传统列强,和美国一起处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然而这种领先,背后也有其危机所在。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关键成果和发展基本由美国(尤其是美国军方与政府)贡献导致的结果是,今天的国际互联网管理权几乎被美国垄断。虽然可能与常理相悖(但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相符),但是今天国际互联网的域名系统、根服务器系统、IP地址资源均被一个总部设在美国洛杉矶附近的非营利性国际组织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组织)所协调、管理并分配。

  在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主导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产业的背景下,中国在互联网科技领域有其特殊机遇,但是也有其劣势以及潜在危机。

  中国的特殊机遇在于,当互联网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国际传播与民用化时,中国已经通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基本融入了国际贸易与经济体系,从而可以吸收互联网领域的最新技术,实现该产业的迅速发展。

  美国民用互联网产业的爆发在某种意义上起源于网页浏览器。浏览器的演进与竞争及20世纪70年代后就已逐渐成熟的个人计算机产业普及了互联网的传播,推动了Yahoo、Google、AOL、Paypal、Amazon、Ebay、Priceline、Facebook、Twitter、Snapchat等企业的先后涌现,进而创造了我们今天所身处的全球互联网时代。

  如之前所述,计算机技术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就已开始酝酿,而在50年代-60年代即逐渐发展成熟,而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和欧洲就开始了企业信息化和工业信息化的历程。

  早在1953年,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就为帮助通用电气公司提高薪资处理效率而安装了美国第一台商用电脑,从此开创了企业信息化的时代;而同一时代的中国,刚刚开始历史上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并即将推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公私合营”。

  70~80年代,美国计算机和软件产业逐渐成熟,随之而来的是日后巨头的先后诞生:微软成立于1975年,苹果成立于1976年,甲骨文成立于1977年(在更早的时候,SAP于1972年成立于德国),EMC成立于1979年,莲花软件(Lotus)和Sun Microsystems则成立于1982年,而IBM更是早在40年代就已开始推动企业级计算机技术的研发;而同一时代的中国,仍在市场和计划之间反复摇摆,1984年才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因此,不同于消费级互联网产业,中国在企业信息化领域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相对于美国与西方的滞后,而这导致的结果是,中国的消费级互联网产业可以利用其特殊发展机遇实现快速扩张,并且通过吸引资本、人才与社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扩张,并维持其高利润率与回报率;与此同时,企业级互联网产业由于先天的起点落后而回报率偏低,因此导致其所需的资本、人才等资源被消费级互联网侵蚀且占用,在发展水平上持续落后于西方。

责任编辑:刘沙

 3/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