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世网

证券行业首家鲲鹏+国产超融合生产级信创云,为什么是SmartX?
作者:张帅 | 来源:计算机世界
2020-12-02
超融合市场仍有很大潜力可挖。

 

数字化转型,2020年度热词。

企业不是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就是在准备数字化转型的路上,云计算被视为各企业及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作为云计算的载体,企业数据中心也正受到内外两股变革力量的影响。

在2020绿色计算产业峰会上,国内超融合领先厂商SmartX与中信建投证券联合,发布了证券行业首家鲲鹏+国产超融合生产级私有云案例,成为信创行业落地的关键一步。

信创与行业变革交汇

越来越多的企业业务朝着互联网化发展,前端业务传递到后端IT带来需求的变化,此时企业就需要更加灵活的数据中心,超融合正好满足了这一市场。超融合集成了计算、网络、存储等资源和技术,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Gartner2019中国区超融合竞争格局报告显示,大中型企业对公有云的采纳率并不高,中国大型企业2018年云迁移率仅为11%,混合云仍然处于早期。相反,用户更倾向于在私有环境部署类似云的基础架构。同时Gartner预测,截至2023年超融合市场将保持23%的快速增长。

这意味着超融合市场仍有很大潜力可挖。

此外,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超融合的覆盖范围也在扩大,不仅从中等规模客户向大型企业扩张,应用场景也从服务器虚拟化、VDI、分支机构场景扩展到数据库、Cloud等关键业务场景。

SmartX CMO库依楠指出,从行业视角看,企业用户正在进行基础架构升级。比如银行的分布式转型,不仅是分布式的数据,也是分布式的IT基础架构,这是行业客户产品更新换代的重要时机。

从SmartX的技术视角看,企业转型的方向是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其特点是软硬件解耦。软件定义数据中心采用成熟标准的硬件,软件的迭代速度愈发加快。“用户的转型方向再加上本身的需求,尤其适合关键行业的客户做信创转型。这对于企业客户、对于厂商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库依楠说。

超融合是现代数据中心落地的典型形态,软件定义计算如虚拟化技术、软件定义网络如SDN,软件定义存储是超融合的核心技术,在这三部分中,软件定义存储的发展相对落后,也就成为超融合厂商的差异所在。

“SmartX在业内除了自主开发突破存储核心组件之外,真正把分布式存储、超融合的产品用到很关键的行业,包括用户的关键应用场景。”库依楠强调。

SmartX自主开发的分布式块存储成为其在市场的攻坚利器,其核心产品SMTX OS 超融合软件不仅内嵌免费的虚拟化平台ELF,还支持VMware和Citrix虚拟化,验证并支持了几乎所有主流的x86硬件和新的Arm硬件,并且在客户中覆盖了几乎所有超融合应用场景。

全栈信创,首次落地证券行业

在库依楠看来,即便没有信创的推动,中国IT基础架构产品也一直努力进入核心行业的核心场景,信创正好匹配了SmartX的特点,实现全栈的信创,从底层的鲲鹏、飞腾、海光,再到上层的软件,SmartX经受住了关键场景的考验。

中信建投基于架构开放化、软件定义化、敏捷自助化、管理统一化、场景多样化、新型计算体系支持的数据中心转型需求与原则,在业内率先基于华为鲲鹏CPU(Taishan服务器承载)和SmartX 超融合软件 SMTX OS构建私有云,并实现了在生产环境中的落地,并获得了以下技术优势:

● 兼容ARM指令集,适配ARM架构体系,符合信息技术创新标准;

● 分布式架构转型升级,拥抱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 轻量级云技术,运维简单,弹性敏捷。

据了解,该方案已经稳定支撑中信建投证券的 OA 系统、证券一般业务与关键业务。整套系统不仅适配 Arm 架构体系,全栈符合信息技术创新标准,同时实现了分布式架构转型与软件定义升级,并具备可靠、高性能、运维简单、弹性敏捷等云特性。

SmartX 超融合产品以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块存储为核心,具备高性能、高稳定性等独特优势,能够满足证券行业业务特点对IT基础架构的严苛要求;在IaaS 层真正实现了分布式架构和软件定义,存储和计算资源的整合、按需扩展和按需投资的“云”特性,部署方式简化且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拥有成本。

中国超融合市场与信创交汇,SmartX 完成了分布式块存储和计算虚拟化针对鲲鹏Arm体系以及Taishan服务器的适配,承载起从操作系统到中间件以及应用的全栈信创生态,逐渐向核心业务场景渗透。

责任编辑: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