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世网

教科书级的数据管理,看中信云与commvault的创新实践
作者:李丽 | 来源:计算机世界
2018-10-25
“中信云”平台解决了信息技术触达的问题之后,还在不断强化技术赋能,而数据管理就是今天要聊的话题。

 

      当一家公司拥有2800家子公司且横跨60多个行业,使用了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AWS、Azure、Oracle等等多达一百多个云服务,你会如何管理这些数据?

没错,今天的“中信云”平台已集成了阿里、腾讯、百度等四十多个合作伙伴,为130多家企业用户提供基础设施、技术平台、软件应用和云计算等服务。“中信云”平台解决了信息技术触达的问题之后,还在不断强化技术赋能,而数据管理就是今天要聊的话题。

中信云的思考:做好赋能的中间平台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有两个国有企业成立时间相隔一百年,却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两个企业一个是1872年成立的招商局,另一个就是1979年成立的中信。中信集团应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企业,因为它在这个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帮助刚刚进入转型的中国引进外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

中信集团的多元业务布局,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并驾齐驱,传统动能与新经济共生共存,境内与境外布局相辅相成,形成了中信独特的综合优势。中信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国有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业务涉及金融、资源能源、制造、工程承包、房地产和其他领域。

对于中信这种多元化经营且分支机构、子公司众多的企业来说,很难像单一主业的公司那样,可以比较清晰构建自己的技术平台和业务平台,所以“中信云“就成为了中信集团联接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并提供赋能的中间平台。

中信云的行动:让分散的价值链条关联起来

数据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已达到共识,对于中信云来说,拥有如此庞大的业务群,数据如何备份到云?多分支机构数据在云中如何备份?中端客户数据如何在云中管理?如何将本地应用容灾到云?数据如何迁移到云?数据如何归档到云?都成为了摆在中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宋翔面前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中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宋翔

“中信云上有包括基础设施,技术平台,软件服务,API,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170多种云服务和应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找到统一的数据管理方案。”宋翔在采访中这样谈到。

中信云对数据保护方案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首无要是云化的,并且要弹性可水平扩展,服务多租户。另外,数据要用云的形式存储和保护,并且要符合各种监管规定。

中信云这次的选型在国内还没有类似成功案例可以借鉴。在具体部署上,要解决中信云当前的问题,且不能影响业务,必须要选择“备份云服务”,也就是说要把备份做成云服务;其次要能以云存储的形式备份云,最重要的是要广泛支持各种云。当把这些条件综合起来看时,可供选择的供应商并不多。

在宋翔看来,更关键的问题是,能提供真正符合当前云形式架构的企业屈指可数。综合来看,Commvault进入中信云的视线实非偶然,早在几年前,Commvault就为中信集团下的中信证券提供过一体化数据解决方案。

而Commvault亚太区企业解决方案架构师李可在与中信云的沟通过程中,也感触颇深。中信集团的数字化过程,让Commvault这样的跨国企业再一次印证了,中国企业的数字化变革已经走在全球的潮头。


Commvault亚太区企业解决方案架构师李可

正是看到这样的趋势,Commvault为中信提出了Overlay Cloud架构设想,在云上搭建组合式云平台做统一管控。这种设计和部署难度不仅在中国是首例,既使放眼全球,也为数不多。

Commvault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在中信云平台上,Commvault把自己对未来云上数据管理的策略得以实践。

最终,Commvault为中信云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基于IaaS、PaaS提供Backup as a service(备份服务)和 DR  as a service(容灾服务)的统一管理方案。

“能够把我们这种数据管理服务方案嵌入到中信云的集团的接口下,作为一个可以被按需消费的Software-as-a-service,以SaaS的形式展现出来,对双方来说都是一次历史性的尝试和实践。“李可在采访中这样谈到。

而更让中信云满意的是,此方案覆盖的范围不仅是在云平台上,而且可以在中信云现有云平台上延伸到,使用这些云平台资源的企业的线下的本地的基础架构。也就是说它实现了混合云、多云架构、线下平台和线上平台统一管理服务。此方案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所有服务的核心都在中信云的平台上,但是管控范围却包括了线上和线下。

宋翔也由衷地表示说:“从中信云本身来说,我们的混合云概念更复杂,它包括了不同类型的公有云,还有不同层次的私有云以及各类应用,比如,人脸识别API,电子发票API,短信API,机器学习平台、OA软件,邮箱、预算管理、企业协同、视频会议,这些都是云服务,都混在一起的。将来还要扩展到私有云混合平台。平台数量多,组合和管理的难度也非常大,Commvault这个解决方案能成功部署应用,在业界应该是首例。”

把数据管理做到极致,Commvault的修炼

如李可所说,做一个好的产品的前提是好的功能、好的接口。传统的备份,可能仅仅就是保护起来,能够恢复,但是Commvault却不会让自己止步于此,Commvault发现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有几个关键环节和难点势必要解决,用五个字来总结就是“收、存、控、管、用”。

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的是有适配多场景的能力。上至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下至传统的小型机,大型机,X86,虚拟化平台。对于单一场景来说,一个Hypervisor,一个存储就可以解决,很多方案都能够适配。但如今企业的系统广泛而且复杂。Commvault多年的深耕成果就是在适用场景上越来越广,这一点在此次中信云项目上已经得到验证。

存,收上来的数据是海量的,企业有不同的留存要求,还要考虑成本消费比。能不能适应各类云服务商混合型的存储环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所以去存压缩、适配多种公有云的存储场景也是Commvault必不可少的环节。   

控,不同的租户不同的成员之间,权限的设计是不是足够的细微,颗粒度化是不是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控的环节相当的复杂。Commvault也正是多年的实践中不断适应和打磨,力求让产品能够更好地适配,满足各个领域的不同要求。

管,这是Commvault在过去两年中不断强化的,云中服务的自动化管理能力。也正是这个能力,使得Commvault能提供的数据管理服务并不仅限于某个环节中的一环,而是全链条的服务。

用,收、存起来的海量多数据,如果不发挥作用,那就是死数据。怎么能够用好这些数据,Commvault首先是从保护的角度出发,通过软件技术,包括当前企业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数据化、平台解藕等,来做更广泛的场景下的容灾、研究开发、大数据分析等等。

在Commvault为中信云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里,包含了数据备份到云、多分支机构数据的云备份、云平台中的数据备份、终端客户数据的云管理、客户本地应用容灾到云、数据迁移到云、数据归档到云多个具化方案。

这个方案,也为中信云提供从本地数据中心到云端应用完整的数据备份、恢复以及容灾服务,可有效防止因灾难、人为错误等因素导致的数据损坏或丢失。充分发挥公有云平台优势,降低集成复杂度,提高平台灵活度和扩展性,提供业务敏捷性和用户体验。

中信云与Commvault的大胆尝试和创新,也让我想到了中信宣传片里的一句话——让隐性的价值显性化,让分散的价值链条关联起来,进而创造更大价值与更多新的可能。这也是中信所主张的“共生共享共创新可能”。

 

责任编辑: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