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云科技如何用“三驾马车”驱动内外双循环?
作者:刘沙 | 来源:计算机世界
2021-03-29
亚马逊云科技“三驾马车”战略与中国的“双循环”发展格局不谋而合。
近日,亚马逊云科技发布了“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中国业务战略,即:帮助中国客户深耕本地、帮助海外客户植根中国、帮助中国客户成功出海。
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张文翊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这“三驾马车”将齐头并进,相互融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而且,“三驾马车”战略与中国的“双循环”发展格局不谋而合:对内,赋能数字化、激活“内循环”;对外,助力全球化、推动“外循环”。
五大举措激活“内循环”
为了实现赋能数字化、激活“内循环”,亚马逊云科技提出了五大举措:
第一个举措是持续植根中国,加大投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
张文翊表示,中国一直是亚马逊云科技全球发展布局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亚马逊云科技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和环境非常乐观,所以一直不断加大投入:2016年9月,由光环新网运营的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北京)区域正式商用。2017年12月,由西云数据运营的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宁夏)区域正式上线。2019年4月,亚马逊云科技亚太(香港)区域正式上线。这也使中国成为亚马逊云科技除美国以外唯一一个拥有3个区域的国家。此外,亚马逊云科技还在上海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台北和深圳分别成立了物联网实验室,希望能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中国的落地和使用。
张文翊还宣布,2021年,由西云数据运营的亚马逊云科技(宁夏)区域将进行二期扩容,预计新增厂房设施面积及可支持计算容量达一期的1.3倍。由光环新网运营的亚马逊云科技(北京)区域将在2021年晚些时候正式发布第三个可用区。“这些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能力,为客户带来更加灵活、可靠、可用性更强的基础设施服务。”
第二个举措是加速云服务和功能在中国区域的落地,助力本地技术升级。
据介绍,亚马逊云科技的云服务有200多类,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应用:在计算方面,亚马逊云科技拥有近400种计算实例;在容器方面,云上81%的容器和84%的Kubernetes工作负载都在亚马逊云科技上运行;在数据库方面,亚马逊云科技提供了15种选择;在AI方面,亚马逊云科技被Gartner评为云上AI开发者服务的引导者。
仅2020年一年,亚马逊云科技就在北京及宁夏区域推出超过400项新服务和新功能,同比增长了35%。
第三个举措是融合全球与本地的丰富客户实践,帮助各行各业的传统企业快速拥抱云,带动传统行业转型。
张文翊表示,亚马逊云科技拥有上百万活跃用户,积累了垂直行业端到端的全产业链的丰富经验,这有助于帮助客户解决很多复杂的应用场景和业务难题。通过打通全球和本地的资源,亚马逊云科技可以帮助单个客户重塑,由点到面地推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这与“十四五”推动产业数字化的方向也是一致的。
据悉,亚马逊云科技的九个重点行业包括金融、制造、汽车、零售与电商、医疗与生命科学、媒体、教育、游戏、能源与电力。
第四个举措是帮助合作伙伴进行网络建设,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丰富和提升中国的云产业链,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
张文翊指出“合作伙伴网络是亚马逊云科技在中国发展业务必不可少的力量”,并且明确了合作伙伴业务的发力点:
首先要通过全球领先的服务和功能赋能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实现产品升级、解决方案升级,提高他们服务客户的能力。
其次,根据企业向云迁移越来越多的情况,亚马逊云科技推出了迁移能力认证,帮助合作伙伴更好地把握机会,此外还针对数据库、SAP、容器化等复杂工作负载给予合作伙伴额外的资源支持。
第三,为了帮助传统行业客户转型,亚马逊云科技会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更好地解决各行各业客户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四,亚马逊云科技的全球覆盖能力也是合作伙伴看重的优势,亚马逊云科技帮助了很多中国合作伙伴扩展海外业务,也帮助很多中国出海企业找到了海外客户。
第五,为帮助全球的ISV解决方案快速落地中国,亚马逊云科技推出了针对ISV的“加速赢计划”,希望帮助传统ISV应用升级,更好地上云、转型。
张文翊谈到:“我们的理念是赋能、共赢,我们既帮助云原生合作伙伴开拓业务,也帮助传统合作伙伴转型,来更好地抓住云的机会,一起协助客户重塑和产业转型。”
据悉,经过多年耕耘,亚马逊云科技已经在中国发展了数以千计的合作伙伴,包括咨询类合作伙伴、ISV/SI、MSP、分销类合作伙伴,形成了从咨询到解决方案、到交付的全链路上云解决方案,涵盖了各行各业。
第五个举措是打造“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云计算人才培养体系,助力中国培养未来云计算人才。
张文翊表示:“‘十四五’特别提出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我们也深有同感。我们在全球及本地努力打造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云计算人才培养,希望推动云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中小学,亚马逊云科技通过AI/ML赋能青少年的STEAM教育。
针对高等教育及科研方面,亚马逊云科技不仅提供教学内容,还设计了实践活动。目前已经与清华、北大等全国200多所院校达成合作,开发了28门定制课程。通过这些课程以及校园培训活动,已经有超过20万学生受益。
针对在职人才的培养,亚马逊云科技为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员工们提供云计算和各种计算领域的培训和认证,现在已有超过20万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员工接受了各种各样的培训。
亚马逊云科技还宣布,到2025年将在全球投入数亿美金,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900万人提供免费的云计算技术培训,助力他们提升技术能力。而这一项目也将在中国同步实施。
四大举措推动“外循环”
为助力全球化、推动“外循环”,亚马逊云科技也提出了四大举措:
第一个举措是利用全球基础设施打造中国企业出海的技术桥梁。
目前亚马逊云科技在全球有25个区域、80个可用区和5个本地扩展区,在全球覆盖了245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还计划推出5个新区域和12个本地扩展区。
第二个举措是用领先的安全合规理念和实践,为业务落地和发展保驾护航。
张文翊指出,出海客户对于安全合规尤为重视。为此,亚马逊云科技建立了责任共担模型,严格遵守国际和本地合规,提供了230+安全、合规和治理方面的服务及功能,并利用丰富的全球安全合规经验助力客户业务快速落地。
第三个举措是通过广泛而深入的云服务赋能客户加速创新和转型。
亚马逊云科技观察到,中国出海企业正经历着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科技产业和新兴商业模式输出的转变,而实现技术创新才能更好的帮助业务转型,所以云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出来。
而且,很多在海外取得成功的企业除了用到基础的计算、存储、网络服务,还会用到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湖等技术。
此外,亚马逊云科技还拥有全球第三方软件平台AWS Marketplace,可以为出海客户提供两方面支持:让客户轻松购买、布局和管理第三方软件,并且帮助出海企业把他们的解决方案放在Marketplace上进行推广和销售。
第四个举措是利用亚马逊全球业务体系带来多维度的业务扩展机遇。
张文翊表示,在全球,亚马逊是多个领域的领导者,包括亚马逊电商、智能物流、智能语音助手、智能零售、Fire TV等等。亚马逊电商已经是很多企业在海外的重要销售渠道,Fire TV则是很多出海企业的流量入口。
如今,经过数年耕耘,亚马逊云科技已经得到了众多中国本地客户及海外全球客户的认可。中集集团、文远知行、北京新世纪医疗、三一重工、中科云谷、新希望、湖南卫视、淄博热力、北京四中网校、青岛银行、辉瑞制药、西门子、丰田互联、软银机器人、Canva、安利、华米科技、我爱我家、Mobvista、网易游戏、传音、OPPO、海信聚好看、App Annie、贝壳如视等各行各业、各种规模的企业都在利用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加速数字化转型和创新。
张文翊强调,“中国是亚马逊云科技全球发展布局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我们对于中国业务的发展有着长期承诺。作为全球云计算的创造者和引领者,亚马逊云科技在中国的愿景是利用与生俱来的创新精神,赋能客户的重塑,加速客户全球业务的拓展,加强本地人才培养,从而促进整个行业转型,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并让全社会共同受益。我们希望成为数字经济的创新引擎、可信赖的赋能者、全球化的技术桥梁、数字经济和科技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
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张文翊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这“三驾马车”将齐头并进,相互融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而且,“三驾马车”战略与中国的“双循环”发展格局不谋而合:对内,赋能数字化、激活“内循环”;对外,助力全球化、推动“外循环”。

五大举措激活“内循环”
为了实现赋能数字化、激活“内循环”,亚马逊云科技提出了五大举措:
第一个举措是持续植根中国,加大投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
张文翊表示,中国一直是亚马逊云科技全球发展布局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亚马逊云科技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和环境非常乐观,所以一直不断加大投入:2016年9月,由光环新网运营的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北京)区域正式商用。2017年12月,由西云数据运营的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宁夏)区域正式上线。2019年4月,亚马逊云科技亚太(香港)区域正式上线。这也使中国成为亚马逊云科技除美国以外唯一一个拥有3个区域的国家。此外,亚马逊云科技还在上海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台北和深圳分别成立了物联网实验室,希望能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在中国的落地和使用。
张文翊还宣布,2021年,由西云数据运营的亚马逊云科技(宁夏)区域将进行二期扩容,预计新增厂房设施面积及可支持计算容量达一期的1.3倍。由光环新网运营的亚马逊云科技(北京)区域将在2021年晚些时候正式发布第三个可用区。“这些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能力,为客户带来更加灵活、可靠、可用性更强的基础设施服务。”
第二个举措是加速云服务和功能在中国区域的落地,助力本地技术升级。
据介绍,亚马逊云科技的云服务有200多类,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应用:在计算方面,亚马逊云科技拥有近400种计算实例;在容器方面,云上81%的容器和84%的Kubernetes工作负载都在亚马逊云科技上运行;在数据库方面,亚马逊云科技提供了15种选择;在AI方面,亚马逊云科技被Gartner评为云上AI开发者服务的引导者。
仅2020年一年,亚马逊云科技就在北京及宁夏区域推出超过400项新服务和新功能,同比增长了35%。
第三个举措是融合全球与本地的丰富客户实践,帮助各行各业的传统企业快速拥抱云,带动传统行业转型。
张文翊表示,亚马逊云科技拥有上百万活跃用户,积累了垂直行业端到端的全产业链的丰富经验,这有助于帮助客户解决很多复杂的应用场景和业务难题。通过打通全球和本地的资源,亚马逊云科技可以帮助单个客户重塑,由点到面地推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这与“十四五”推动产业数字化的方向也是一致的。
据悉,亚马逊云科技的九个重点行业包括金融、制造、汽车、零售与电商、医疗与生命科学、媒体、教育、游戏、能源与电力。
第四个举措是帮助合作伙伴进行网络建设,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丰富和提升中国的云产业链,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
张文翊指出“合作伙伴网络是亚马逊云科技在中国发展业务必不可少的力量”,并且明确了合作伙伴业务的发力点:
首先要通过全球领先的服务和功能赋能合作伙伴,帮助他们实现产品升级、解决方案升级,提高他们服务客户的能力。
其次,根据企业向云迁移越来越多的情况,亚马逊云科技推出了迁移能力认证,帮助合作伙伴更好地把握机会,此外还针对数据库、SAP、容器化等复杂工作负载给予合作伙伴额外的资源支持。
第三,为了帮助传统行业客户转型,亚马逊云科技会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更好地解决各行各业客户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四,亚马逊云科技的全球覆盖能力也是合作伙伴看重的优势,亚马逊云科技帮助了很多中国合作伙伴扩展海外业务,也帮助很多中国出海企业找到了海外客户。
第五,为帮助全球的ISV解决方案快速落地中国,亚马逊云科技推出了针对ISV的“加速赢计划”,希望帮助传统ISV应用升级,更好地上云、转型。
张文翊谈到:“我们的理念是赋能、共赢,我们既帮助云原生合作伙伴开拓业务,也帮助传统合作伙伴转型,来更好地抓住云的机会,一起协助客户重塑和产业转型。”
据悉,经过多年耕耘,亚马逊云科技已经在中国发展了数以千计的合作伙伴,包括咨询类合作伙伴、ISV/SI、MSP、分销类合作伙伴,形成了从咨询到解决方案、到交付的全链路上云解决方案,涵盖了各行各业。
第五个举措是打造“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云计算人才培养体系,助力中国培养未来云计算人才。
张文翊表示:“‘十四五’特别提出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我们也深有同感。我们在全球及本地努力打造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云计算人才培养,希望推动云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中小学,亚马逊云科技通过AI/ML赋能青少年的STEAM教育。
针对高等教育及科研方面,亚马逊云科技不仅提供教学内容,还设计了实践活动。目前已经与清华、北大等全国200多所院校达成合作,开发了28门定制课程。通过这些课程以及校园培训活动,已经有超过20万学生受益。
针对在职人才的培养,亚马逊云科技为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员工们提供云计算和各种计算领域的培训和认证,现在已有超过20万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员工接受了各种各样的培训。
亚马逊云科技还宣布,到2025年将在全球投入数亿美金,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900万人提供免费的云计算技术培训,助力他们提升技术能力。而这一项目也将在中国同步实施。
四大举措推动“外循环”
为助力全球化、推动“外循环”,亚马逊云科技也提出了四大举措:
第一个举措是利用全球基础设施打造中国企业出海的技术桥梁。
目前亚马逊云科技在全球有25个区域、80个可用区和5个本地扩展区,在全球覆盖了245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还计划推出5个新区域和12个本地扩展区。
第二个举措是用领先的安全合规理念和实践,为业务落地和发展保驾护航。
张文翊指出,出海客户对于安全合规尤为重视。为此,亚马逊云科技建立了责任共担模型,严格遵守国际和本地合规,提供了230+安全、合规和治理方面的服务及功能,并利用丰富的全球安全合规经验助力客户业务快速落地。
第三个举措是通过广泛而深入的云服务赋能客户加速创新和转型。
亚马逊云科技观察到,中国出海企业正经历着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科技产业和新兴商业模式输出的转变,而实现技术创新才能更好的帮助业务转型,所以云的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出来。
而且,很多在海外取得成功的企业除了用到基础的计算、存储、网络服务,还会用到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湖等技术。
此外,亚马逊云科技还拥有全球第三方软件平台AWS Marketplace,可以为出海客户提供两方面支持:让客户轻松购买、布局和管理第三方软件,并且帮助出海企业把他们的解决方案放在Marketplace上进行推广和销售。
第四个举措是利用亚马逊全球业务体系带来多维度的业务扩展机遇。
张文翊表示,在全球,亚马逊是多个领域的领导者,包括亚马逊电商、智能物流、智能语音助手、智能零售、Fire TV等等。亚马逊电商已经是很多企业在海外的重要销售渠道,Fire TV则是很多出海企业的流量入口。
如今,经过数年耕耘,亚马逊云科技已经得到了众多中国本地客户及海外全球客户的认可。中集集团、文远知行、北京新世纪医疗、三一重工、中科云谷、新希望、湖南卫视、淄博热力、北京四中网校、青岛银行、辉瑞制药、西门子、丰田互联、软银机器人、Canva、安利、华米科技、我爱我家、Mobvista、网易游戏、传音、OPPO、海信聚好看、App Annie、贝壳如视等各行各业、各种规模的企业都在利用亚马逊云科技提供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加速数字化转型和创新。
张文翊强调,“中国是亚马逊云科技全球发展布局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我们对于中国业务的发展有着长期承诺。作为全球云计算的创造者和引领者,亚马逊云科技在中国的愿景是利用与生俱来的创新精神,赋能客户的重塑,加速客户全球业务的拓展,加强本地人才培养,从而促进整个行业转型,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并让全社会共同受益。我们希望成为数字经济的创新引擎、可信赖的赋能者、全球化的技术桥梁、数字经济和科技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
责任编辑:刘沙